在烏當,有這樣一所學校,這里的學員大多滿臉皺紋、白發如霜,卻依舊一招一式地認真操練、一板一眼地專注學習。這里就是烏當區老年大學。
近年來,烏當區老年大學在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下,積極擔當作為,全面壓實責任,按照“教其所需、教其所益、學有所趣、學有所得、學有所為”的原則,在推進學校規范化建設、鄉鎮社區老年教育、老年遠程教育及“送學上門”等工作中做到高一格要求、快一步落實、深一層謀劃,工作中出實招出新招,整體推進全區老年教育工作全面協調發展,構建新時代老年教育發展新格局,成為全區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陣地。
“老年大學的發展,區委、區政府給予了大力支持,各相關部門也給予全力支持和幫助,使老年大學的辦學條件逐步得到了改善?!睘醍攨^老年大學校長蔡常洪說。
2016年,烏當區投入資金,新建了環境優美、占地8.7畝、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的區老年大學綜合樓,專業教室、圖書閱覽室、檔案室、多功能廳等一應俱全,硬件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為鞏固“全省示范性老年大學”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們始終把區老年大學作為傳播先進文化、構筑‘精神高地’的主戰場,并積極探索和實踐,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辈坛:檎f,學校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確立了“弘德、尚學、修身、樂為”的校訓和“牢記使命、感恩奮進、陶冶情操、老有所為”的學校精神,注重校園“文化墻”建設,創作了校歌,為師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形成了良好的校園新風尚。
為滿足不同學員的學習需求,使學習課程、專業設置更加豐富,烏當區老年大學聘請10余名特色教師,新開設京劇、越劇、管樂、英語口語及形體舞蹈等課程,專業擴至27個,辦班數量擴至67個,學校影響力和辦學社會效益進一步擴大。
同時,該校扎實推進鄉鎮社區老年教育工作,初步構建起區、鄉鎮(社區)、村(居)三級老年教育網絡,建立起上下高度重視、指導有力、工作高效的管理體制機制,每年開展送歌舞、送書畫、送春聯進鄉村、進社區等活動100余場(次)、受益群眾2萬余人(次),老年教育工作的觸角真正延伸到基層。
該校夯實“送學上門”6個工作平臺,普惠老年人,將涉及的任務責任分解到鄉鎮社區,激發基層活力、挖掘基層潛力、壓實基層責任,將老年教育“送學上門”工作平臺重心下移,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形成了上下聯動的良好局面,年均完成“送學上門”80余次。
該校辦學環境得到優化、硬件條件得到改善,為學員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堅持“面向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原則,為老年人搭建起廣闊平臺,不僅是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場所,也是老有所為、余熱生輝的舞臺。
該校深入開展“滿意在農家、美麗鄉村行”“新型社區、溫馨家園”活動;組織師生赴“羊昌花畫小鎮”開展送春聯進鄉村活動,書寫春聯600余幅,;深入偏坡鄉慰問少年兒童,送去3000元慰問金;組織師生赴梅蘭山公園開展“爭做環保使者,共創生態文明”活動……
老有所學,老有所為,服務社會,揮灑余熱。在烏當區老年大學,學員們正以實際行動服務社會,積極將學習成果與社會分享,傳遞正能量,展夕陽風采。
近幾年來,烏當區老年大學步入了發展快車道,實現了換擋提速,被授予“貴州省老年大學示范?!?、榮獲全省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推進會先進單位稱號,今年被貴州省老教辦確定為創建全省“標準化建設、提高發展質量”老年大學試點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