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p9re4"></cite>
        <rp id="p9re4"></rp>

      1. <cite id="p9re4"></cite>
        1. 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老年教育發展的實施意見

          2019-12-26  

          各區(市)縣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國辦發〔2016〕74號)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四川省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7—2020年)的通知》(川辦發〔2017〕71號)精神,結合我市老年教育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的老齡工作方針,以擴大老年教育供給為重點,以創新老年教育體制機制為關鍵,以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質為目的,整合社會資源、激發社會活力,提升老年教育現代化水平,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進一步實現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努力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老年教育發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政府主導,多元參與。充分發揮政府在制定規劃、營造環境、加大投入等方面的作用,統籌協調各部門老年教育工作。因地制宜,加強規劃,完善老年教育基本服務設施,積極探索和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機制,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老年教育。

          2.堅持重心下移,均衡發展。推進各級各類老年教育服務機構規范化建設,將老年教育的增量重點放在基層和農村,著力加強農村及老年教育滯后發展地區老年教育服務機構建設,推動城鄉互動、對口幫扶,促進城鄉老年教育一體化、均衡化發展。

          3.堅持資源統籌,保障權益。建立有效機制,激發社會活力,統籌加強組織管理,實現資源共享和協調發展,提高老年教育的可及性。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權利,努力讓不同年齡層次、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健康狀況的老年人享有接受教育的機會,最大限度滿足各類老年群體的學習需求。

          4.堅持因地制宜,按需施教。結合當地歷史、人文資源和民俗民風等特點,從老年人學習需求出發,遵循老年教育規律,按需施教,充分滿足老年人個性化、多元化的學習需求,不斷提高老年教育服務水平。

          5.堅持開放便利,靈活多樣。促進各類教育機構開放辦學,運用“互聯網+老年教育”,為老年人創造學習條件、提供學習機會、做好學習服務。暢通學習渠道,方便就近學習,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老年教育學習服務圈。

          (三)主要目標

          2020年,基本形成主體明確、覆蓋廣泛、開放便捷、多方參與、特色鮮明、規范有序、保障有力的老年教育新格局。老年教育基礎能力和服務質量顯著提升,教育內容和方式更加豐富。全社會關注支持老年教育、參與舉辦老年教育的積極性顯著提高。全市以各種形式經常性參與教育活動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比例達到25%以上。

           

          二、主要任務

          (一)完善服務體系,擴大老年教育供給

          1.優先發展社區老年教育。建立方便老年人學習、生活的“社區學習、居家養老”的“學養模式”。完善基層社區老年教育服務體系,積極依托市、區(市)縣、鄉鎮(街道)及村(社區)各級文化活動中心(站)、社區教育機構和市民學校等,建立健全四級社區老年教育網絡,積極為區域老年人提供穩定、便捷、豐富的教育服務,努力提高老年教育參與率和滿意度。

          2.積極辦好老年大學。加強老年大學(學校)的基礎能力建設,推進學校教育、社區教育與老年教育資源共建共享。市、區(市)縣兩級老年大學積極發揮在辦學模式、課程資源開發等方面的示范作用,鄉鎮(街道)老年學校和村(社區)學習點(輔導站)要夯實基層資源匯聚與服務能力。開展老年教育示范點位建設,促進老年大學教育資源向基層和社區輻射,注冊參加各級老年大學(學校)學習的老年人比例達10%以上。

          3.大力促進遠程老年教育。以成都廣播電視大學(成都社區大學)為主體建設老年開放大學。開發整合遠程老年教育多媒體課程資源,加強優質老年學習資源向農村、貧困地區輻射。有計劃地開展老年人信息技術培訓,提高老年人遠程學習能力。到2020年,力爭全市70%的區(市)縣可通過遠程教育開展老年教育工作。

          (二)整合社會資源,拓展老年學習空間

          1.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老年教育。充分運用市場調節機制,積極推進舉辦主體、資金籌措渠道多元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合作等方式,鼓勵各類社會培訓機構為老年人提供教育服務;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及個人投資興辦老年教育機構,促進老年教育與相關產業的聯動發展,提升老年教育服務水平。

          2.整合社會資源服務老年教育。積極推動各級各類公共教育機構服務老年教育,鼓勵普通高校、職業院校以不同形式參與老年教育,推進學校體育設施向社區開放,鼓勵學校教師和學生參與老年教育的志愿服務。整合利用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體育場館、科技館、紀念館、文化活動中心等公共教育資源服務老年教育。

          3.開展養教結合優化老年教育。整合利用養老資源,在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老年養護院、城市社會福利院、農村敬老院等養老服務機構中設立固定的學習場所,配備教學設施設備,通過開設課程、舉辦講座、展示學習成果等形式,豐富住養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動老年教育融入養老服務體系。關注失能失智及盲聾啞等特殊老人群體,提供康復教育一體化服務。

          (三)植根學習需求,提高老年教育質量

          1.豐富老年教育內容。探索建立成都老年教育通用課程體系和教學大綱,制定課程、教材等各類學習資源標準,促進資源建設規范化、多樣化。積極開發課程資源,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生活品質、實現人生價值作為老年教育的重要內容。鼓勵普通高校、職業院校、社會專業機構等參與老年教育學習資源建設,構建符合成都實際的老年教育資源庫。

          2.創新老年教育形式。增強老年人學習的自主性和選擇性,引導開展讀書、講座、參觀、展演、游學、志愿服務等多種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動,推動網上學習、移動學習、團隊學習、體驗學習等多種學習形式,培育網絡學習圈(群)等各類新型學習組織,加強對不同學習形式的指導和研究,提高學習的有效性。特別關注農村留守老人教育,積極探索靈活有效的教育形式和組織模式,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3.培育自主學習團隊。探索老年人學習團隊的成長發展規律,培養凝聚力強、有影響力的學習型團隊領袖,扶持培育1000個以上自主學習示范團隊,提升學習團隊的自主學習和管理水平,促進自主學習團隊向規?;?、特色化方向發展。

          4.開展教育成果展示。組織有才藝的老年人組建各類團體,結合重大活動、傳統節日開展教育培訓,通過舉辦全民閱讀、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社區教育活動周、老年藝術節等活動為老年人提供展示平臺,增強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四)倡導老有所為,開發老年人力資源

          1.積極搭建服務平臺。充分發揮老年人的智力、經驗、技能優勢,培育組建老年名師社區工作室,建立老年人才師資庫。積極開展“銀齡”行動。成立“五老”宣講團,講好成都故事、弘揚傳統文化、發展天府文化。鼓勵老年人參與社區自治共治,助推社區發展治理。

          2.倡導老年志愿服務。積極培育老年人志愿服務團隊,到2020年,每個老年大學培育1—2支老年志愿者隊伍,老年學校普遍建有志愿者服務組織。鼓勵老年志愿者利用所學所長,在文化傳承、科學普及、環境保護、社區服務、青少年培育等方面積極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實施。建立健全政府統籌,教育、民政、組織、財政、文化、老齡部門密切配合,其他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老年教育管理機制。發揮成都市學習型城市建設與社區教育聯席會議制度作用,各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加強溝通,通過規劃編制、政策制定、指導監督等措施支持老年教育發展,協調解決老年教育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各區(市)縣要高度重視老年教育工作,切實將老年教育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教育及老齡事業發展規劃,納入對政府相關部門績效考評內容。各區(市)縣要結合實際,提出落實本意見、加快發展老年教育的具體實施方案和舉措,分階段、分步驟組織實施。

          (二)保障經費投入。市和各區(市)縣要采取多種方式努力增加對老年教育的投入,將屬于政府支出責任的老年教育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切實拓寬老年教育經費投入渠道,形成政府、市場、社會組織和學習者等多主體分擔和籌措老年教育經費的機制。保障老年教育機構基礎能力、隊伍建設、課程資源、自主學習團隊、數字化學習等基本公共服務支出。鼓勵和支持行業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設立老年教育發展基金,企業和個人對老年教育的公益性捐贈支出按照稅收法律法規規定享受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

          (三)完善制度建設。完善老年大學(學校)的評估定級標準;制定老年教育示范點位評估標準;完善老年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建立老年人學習需求調查機制;完善老年教育理論研究及應用機制;開展老年教育發展情況調查統計工作,支持社會專業組織等第三方開展老年教育發展狀況評估和研究。

          (四)加強隊伍建設。鼓勵高校、職業院校相關專業畢業生及相關行業優秀人才到老年教育機構工作。各級各類學校要鼓勵教師參與老年教育相關工作,并納入本校工作考核,支持教師按有關規定到校外老年教育機構兼職任教或從事志愿服務。建立老年教育師資庫,完善老年教育教師崗位培訓制度,支持老年教育機構教師、技術和管理人員的專業發展。專職人員在薪酬福利、業務進修、職務(職稱)評聘、績效考核等方面享有同類學校工作人員的同等權利和待遇。鼓勵專業社工等參與從事老年教育工作。

          (五)營造良好氛圍。各區(市)縣、各部門要廣泛宣傳國家、省、市關于發展老年教育的方針政策,廣泛宣傳老年教育發展中的典型經驗、案例、做法和成效,努力使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老年教育的氛圍更加濃厚。要充分調動老年人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積極培育老年學習文化,使學習風尚融入老年人生活,使老年教育成為增進老年人福祉的重要內容。

          本意見有效期3年,自印發之日起30日后施行。

           

          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7月23日

          中国特大黄片鸡巴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