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21日,以“創新機制·共建共營”為主題,為期三天的“首屆京津冀社區和老年教育合作發展論壇”在保定舉辦。
北京開放大學副校長邵和平、天津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劉智剛、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陳軍平、河北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處副處長安順英、河北省保定市教育局副局長黃旭等領導出席本次活動,教育部社區教育研究培訓中心原常務副主任周延軍、上海市教委終身教育處副處長夏瑛等社區教育老年教育專家參加論壇并做專題報告。
論壇上,京津冀社區教育指導中心領導分別發言,與大家分享了京津冀協同推動老年教育、社區教育戰略發展等方面的經驗與取得的成就。創新引領是現階段推動社區和老年教育深入發展的有效途徑?!苯逃可鐓^教育研究培訓中心原常務副主任周延軍說。
在社區教育網絡體系建設方面,截至目前,我省已有11個市、143個縣(區)成立了社區教育指導中心(社區教育學院),市級覆蓋率達100%,縣、區級覆蓋率達85%。在終身學習在線平臺建設方面,已由當初的單級平臺,改造升級為省、市兩級平臺,目前平臺累計點擊量達4000多萬次,日均點擊量5萬次。平臺提供免費學習資源近3000個系列,42000個課程。在社區教育示范區影響方面,河北創建了社區教育實驗區、示范區、實驗基地、實驗項目。目前全省已創建國家級社區教育實驗區8個,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區18個、示范區9個,省級社區教育實驗基地及實驗項目143個。在實驗點的創建過程中,大膽引入民辦企業、民辦教育機構,2018年新增設的83個實驗基地和實驗項目中有13個為企業或民辦機構。
來自京津冀的專家、校長還對三地社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其中,唐山社區教育學院和唐山市社區教育指導中心的牟校長,提出的“五抓”經驗引起代表們的極大興趣。天津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劉智剛認為,京津冀三方要分享經驗、研討工作,拓展合作內容及方式,從資源共享、活動交流拓展到全方位、一體化,把京津冀協作聯盟工作做實、做細、做出成效,為三地社區教育、老年教育工作發展服務。
會上組織了與會人員參觀了全國社區教育示范村保定市競秀區西高社區。西高社區作為鄉村振興的典范,在社區文化、宣傳教育、居民學習、產業特色、鄰里關照、居民素質提高、村民共建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給參觀者留下深刻印象。